屍觀點:語文改革的那條錯路

學習語文,除了表情達意之外,關鍵的一環就是要明白事理。

今日的香港,考試絕對是牽著課程走,簡單來說,考試評甚麼分,課程就教甚麼。於是中學中國語文教育變成一種側重猜謎,忖度作者意思的遊戲。頗多學生面對閱讀理解都顯得束手無策,他們不是看不懂文章所說的東西,而是想不到怎樣回答考評局的問題。或許他們到補習社上面,學懂了所謂的答題技巧,致使他們能在這些考試中考得好成績。但到最後他們在這個考試中一無所得,換句話說,他們在這個課程之中亦是一無所得。

所謂的一無所得,是指他在完成課程後,並沒有因為課程已增加了什麼技巧,長進了什麼知識、體會什麼道理,只是多了一個成績,我覺得這就叫做一無所得。

起初發展課程的時候,課程發展署是希望利用課程改革,讓學生多思考、多認識自己的文化,從而令他們有民族歸屬感,愛好中華文化。但在香港聰明而有智慧的政策領導和在香港家長急功近利的雙管齊下,課程發展敵不過考試制度,課程也要屈服於考試,結果還是考試主導。

語文教育本來有明理功能。而明理的基礎就是在識物辨事,仔細觀察。即是「致知在格物」。今日的課程急促密集,考試的卷別多,學生在八節或七節的語文課中,要駕馭五份試卷,談何容易。更莫論今日的教育改革之中,學生要追上一些數字性指標,例如當幾多個小時義工、參加幾多個小時課外活動。學生可以專心務學嗎?學生可以認真在他的課堂上學習嗎?他們可以明甚麼經世之理嗎?我看未必可以。這當然有學生部份的責任,但我更覺得教育局對教師專業的不信任,利用指標的管理桎梏教學自由,才是最大的問題。

社會改變了,我們的教育不能夠再製造太多的失敗者。我們不再有工廠,並沒有地方要「產出」教育制度的失敗者來當廉價勞工了。我們社會需要的,是擁有持續學習能力、喜愛學習的人,他們才能夠在萬變的社會之中迎難而上,出人頭地,貢獻社會。那麼我們的語文考試要考核什麼呢?是不是考核學生如何「正確」忖度作者的心意呢?如果學生不懂得如何忖度作者的心意,又是不是有生活困難呢?

社會競爭激烈,考試的確甄別學生是否能考入大學的其中關鍵。但過深的考試、太過蕪雜的考試範圍,終歸令到課程變得臃腫,學生對學習中國語文失去興趣。這是哪部份出現的毛病呢?設定錯了目標?

還是那句話。你原本的目的是什麼,就得認真的做什麼。老實面對自己說過的話,也老實承認過錯。這麼我們的教育就不會出問題,我們的下一代就是德才兼備、頂天立地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