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廉士校長:香港難有大動蕩 只識讀書太迂戇

[本報訊]

港大校長賴廉士將軍(Sir Lindsay Tasman Ride,1898-1977)接受本報訪問。

問及香港會否發生騷亂,賴廉士認為,香港人經濟條件已經改善了許多,如果要舉事作亂、甚或發動民變,這也是不太可能。而且香港人安逸盛平已久,更加不會出現武裝衝突。

1966年,香港因為天星小輪加價事件和鬼國蘊釀文革影響而引發一場騷動,事後賴廉士於應港督戴麟趾爵士委派,發表《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報告書》,指出經濟不景氣和警察貪污問題是騷亂的主要成因。但賴廉士認為:「那時香港有不少曾參與二戰的中國軍人。國民黨籍、共產黨籍的都有。如果你曾經從軍,那對這些事的看法會很不同。今日情況不同。那些連宰雞都不會的人,你無端叫他們動蕩反抗,我想許多人都沒有這樣的膽色。」

賴廉士將軍學問淵博,曾在在1961年出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次東南亞地區科學研究會議主席,他認為中華文化對亞洲地區有影響,但今日的中國大陸也就沒有甚麼值得稱頌的文化水平。「他們放棄了自己的文化。留下來的都只是一些剪影。文化是那個民族的習慣。這些東西,都在中國看不到了。當然,中國幅員遼闊,所謂『統一』的文化是很難看得見的。但他們本來重視的『道德』,就只變了一個個的儀式。我看,這些都不能被稱為文化。」

「有一點是儒家文化圈還保留的。」賴廉士校長說。「就是求學逐利的文化。在中國的古代,讀書就是為了做官;到現代,讀飽了書未必可以當官,但人人還是盲衝,將考試看得非常重。我想,這是一種不思考的習慣。做學問是為了求知的。不是為了求社會地位改變。如果純粹為社會地位,那該看看社會需要甚麼。可能對你提升社會地位更有幫助。」記者追問賴廉士將軍,是不是產業測量師加入了共產黨後就可以當特首。

賴廉士笑問:「那個念英皇書院的?」然後就不作評論離去。
mcdei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