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一則

看到許多讀者的回應。讀到不少極高水平的反思,也看到好些父母的看法。

故事的標題、細節、反差是有些東西想引讀者細味的。爭奈在網絡,大家閱讀文章總是匆匆。或許大家看到,默識於心,靜靜地改變。

我忽爾想到一個小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我一個當銀行出納的朋友。他有一對女兒,兩女年齡相差八歲。

他的幼女總是活潑可愛笑面迎人的,也會討人喜愛,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混在小孩群中,她就很容易交到朋友,雖然樣子很平庸,但朋友卻很多,而且在嬉玩中,幼女臉上掛著的是輕鬆可愛的笑。

至於姐姐卻不然。姐姐常常不苟言笑。而且對於走進孩子群有點抗拒。

有次在分享會中,這對父母在最後一巡才發言。爸爸感謝主賜他一對可愛的女兒,這對女兒如珠如寶,但他十分後悔。他起初以為女兒成長一行一動都要清楚、具體,於是將自己在銀行的一套,活生生的套進姐姐身上,在家,他是經理、女兒是下屬。於是每次女兒錯了、有不懂處,沒達到爸爸的標,爸爸就「懲罰」女兒了。他沒具體說,分享會滿是人,我也沒有問。

後來女兒不再和她說話。爸爸也沒法和女兒傾偈,這時,爸爸很失措,不知自己錯了些甚麼。

父女無言的僵局,直至妹妹開始住進媽媽的肚才打破。

可是圓鏡破碎後,怎補也有痕斑。姐姐還是很怕犯錯。很怕和人講心事。
為人父母甚艱難。這是一難。
旁人看,看不準事情的根源,也未必次次看到為甚麼。
我不信他們對兒女沒有愛。只是他們不懂得怎樣愛。
做父母沒有通則,沒有一本可以看到老的通書。但看來掌握易地而處,將你埋藏已久的童心尋回,和兒女相印,才是正道。

下次再和大家分享其他故事。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