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分析:親建制派的勝利方程

區議會選舉一直都親建制派的政治酬庸,事實上,反建制派是極難改變區議會佔大多數的生態。本文是就現時香港狀況分析親建制派的勝利因由,並藉此讓反建制而有興趣以參政方式的朋友借鏡。

以本人的觀察,建制派的優勢在於:

 

一、選民網絡的建構先機

就一些屋村選屋而言,如觀塘區議會的平田,選區僅得七八幢大廈,如果有心的政治力量,只雖組織一兩個家長聯會、居民聯會,就能輕易用間接的方法與居民建立補貼關係,例如提供實質的食物、課後的託兒,甚至每月或隔月的聯誼活動等。只要邀請該區的「社會賢達」擔任顧問,這個組織就成為區議會選票的鐵票。

這是建制派的優勢。

 

二、選舉資源的優勢

在選區面積較大的選區,居民分佈零落。如反建制派有意挑戰船灣選區,恐怕亦是無從入手。這絕對是資源戰,有錢的就有優勢,有國家機器支持的,當然就有錢,在這些面積較大的選區,就天然地令挑戰者卻步。

 

三、與執政系統的割裂

建制派其實是香港的執政黨,但香港政府施政的錯失卻仿佛與建制派並無關係。例如蔣姓民建聯副主席的丈夫是鉛水肇事公司董事,但民建聯卻不受該事件影響。香港人對政治的冷感、常識的匱乏,是令到建制派與執政系統施政錯失割裂的關鍵,所以無論政府做得多不濟,建制派依舊沒有重大損失。除了一兩個傳媒常客,如鍾樹根、何俊仁等,在鏡頭前的拙劣表現深入民心外,娛樂新聞化的政治醜聞對於執政建制派是近乎沒有影響的。

 

知己知彼,明白了建制派的優勢之後,是否可以複製他們的勝利方程,奪回區議會呢?

 

反建制派系能否建立社區網絡?

 

反建制系統建立社區網絡的難度是高的。反建制的網絡易被滲透,於是不能有明顯的「反建制」行為的,反建制系統建立的社區網絡,其實都是溫和保守、與建制派無異的那種社區網絡。其實這在有民主、執政系統有更替可能的社會之中並無不可,但在今日港共在制度下千秋萬代的死局下,建立溫和的社區社群,徒有被騎劫異化徒勞之苦,難有精衛補天功。

不過,學習如何與群眾成長是對日後執政有益的,所以倘你今日已在建制中,不妨認真建立社區網絡,利用社區網絡清楚講明社會局限。

 

反建制派的資源怎來?

 

有些人直覺會說從外國來。事實上在政系未成型前,鮮有外國人會向這些疑似騙局付鈔。事實上,錢是從大家身上籌出來的。但反建制的資金不是贖罪券,我們是有責任跟進捐款的,所以,反建制派的唯一資源就是「人和」,也是人人自己出錢出力的捐助。

所以反建制派必須警惕,如果你參與選戰,不能沉迷私怨,因為你肩承的是大家辛勞貢獻的財力,必須認真,就算是用荒謬的選法,都必須認真做。

至於籌募是否應該常態化呢?我認為是不須的,而且這個世道已沒有可信的父老了,真是騙子多而善人少,不妨默識於心,在大是大非時,若見有成熟之人,大家傾力支持、聽候調遣、同心戮力就是。先從小區著手,積小勝為大勝,將局面逐漸扭轉。

 

如何令執政派的醜行報應在建制派身上?

 

日日講月月講年年講。能做幾多就幾多,講明他們的標籤,要多醜就有多醜即是。零三年的時候,只要有「民建聯」三字的候選人就失票,那是因為傳媒日日講年年講月月講。他們當年要用其他組織名義參選,以避標籤效應的。

 

今日他們都會是如此操作的了,他們是狡猾的。但不妨將每區建制派的「政績」留下印據,然後每當政府有敗行時,就大加渲染,將建制派的社區賢達和政府的惡行扭在一起,也當然,中間必須要有藝術的深化,例如各位高手的改圖、剪片之類,然後將資訊重投到社區之中(例如推上報、在區內張貼、在該賢達的橫額上補貼),該居民認識建制派的為虎作倀。

 

但大家從閱讀以上三項分析之後不難發現,這些工夫由我們反建制系統來做,都是事倍功半的。在別人的規矩下作賽,當然是比較吃力。走人家的步法、穿人家的鞋來走路,當然不容易玩得瀟灑,所以除非你覺得這種選舉很有意義,否則不如另闢蹊徑、自創新天。

 

若論如何自創新天,則該等討論不在本文之中,諸君宜細思之,俟日後時機合宜再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