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宋朝說到國家的興衰指標

[青永屍]
不少歷史學家在這幾十年都提出這個問題,於是就為「積弱」的宋朝翻案,以國庫的充裕以示當時的強盛。
我會這樣想,如果國庫充實是國家富強的唯一指標,那麼經常出現赤字的美國必然是弱不禁風的垃圾國家了。而長期坐擁千億的香港,早該在聯合國當常任理事國了。
當然,讀到這兒好像是強辭奪理,因為完全用今日的視角換入古代來評論好像很不合宜,畢竟今人能掌握的資訊遠較古人多,對實物經濟的依賴亦與過往不同。但譬如一個國家坐擁吃不盡使不盡的財富,國防不備、百姓懦弱不思長進,這又有何「強」可言呢?這些鉅大的財富對於古代國家來說,只是令他們被人劫掠、或是滋長貪污的理由。
國家的財富是公共資產,不是用作資敵或是豢養貪官的食糧,而是應該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改善國民的生活。今日討論宋朝是否富強,不過是意氣之爭,無法再改變宋朝已經滅亡的事實;但對於公共財富運用的理解,任這些「歷史學家」千寫萬寫,也斷不能說成斂財於國就是富強,攤分國富就是虛弱如此簡單。計算國力強弱,在今日的世界,不單單在疆土遼闊與否,乃在於市場交易費用的穩定程度;能源的穩定程度及物流的穩定程度。所以掌握今日海軍優勢,即掌握海運咽喉的美國,坐擁最多的石油儲備,方算是世界強國。
至於那個急於重寫本國歷史的北國?富在貪官之手、強在防民之口,這樣的「富強」,只恐惹有識之士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