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賦山川行路難

1.
小時候的暑假無聊。凌晨就會醒來。五六點出門,家在十五間,行上香港仔的上下水塘,還好像寫了許多詩、也好像為貝璐徑寫了好些文章。只是在上一次整理舊稿之後,笑了笑自己的無聊,然後就一一丟掉。印象中第一次行上香港仔水塘就很吃力,大家都知那兒頗是陡峭,但在那一個八月日復日的行,從香港仔行到灣仔,好像時間越來越短。
長大後當然明白,石屎路十分簡便,比攀絕嶺登崇山,這只是小兒科。只是小兒科在兒童時代,看起來很大,到見多了識多了,才會笑這些事微不足道。
2.
近年多了朋友枉死。人生也覺得奇怪,也常常想人生問題的解答。於是多逛了不少的寺廟、特別是洪聖爺廟、天后廟、觀音廟、譚公廟這些水神的廟。
香港的天后廟有近三百餘間,香港人研究天后廟的學術文章極多。看也看不完、訪也訪不盡。因為有些天后廟要去參拜並不容易。例如P13XL拍《大海男兒》去過的南果洲天后廟,要去參拜就要勞師動眾。在這些年深感天后娘娘靈驗非常,但忽爾發現,好像只剩得香港才會叫天后娘娘,其他地方都一律用國語說是「媽祖」了。
芸芸眾多天后廟之中,長洲南氹天后廟景觀極好,能與布袋澳大廟之遠眺景觀一較高低,所以在病癒之後曾去過見識見識。認識長洲的朋友一定會知道那段路並不遙遠,與長洲市區,真的是幾步之遙。只是就此幾步,在復原之後行得特別氣喘。行路難,好像也不干路的事,只與自己的健康有關。
3.
說行山,自己當然不是專家。自審也不是樂山仁者,只走家樂徑的也不大好意思多說山川之樂。正如只寫垃圾短句的,按常理會知恥的,也不好意思自稱作家。在恐懼、誤判之後,我只懂看看書,看看前人的智慧如何解決問題,讀到徐霞客的文章看到他們要如何在峭壁滑行、看他們要如何走索,就覺得極是費勁。
只是近來會想,徐霞客似的人看我們這種勞勞碌碌的傻瓜,會不會一樣感嘆我們費勁?
讀了好些學位、寫來許多文章、撰了不少報告,行也不得幾多步,更多是原地踏步。對社會沒進步、對學生沒進步、對自己,心性、修為,也當然沒進步。杜甫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登山一開眼界。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行在山川之間,走出一片氣魄來。相較之下,他們花時間行的路,難得意義大許多了。

4.
《行路難》是老題。樂府舊題。近於大多古人都寫過。白居易寫《太行路》就寫到人情之中,「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實在也無可奈何。畢竟這個人間世,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今日文章題目出自龔自珍的雜詩,讀來忽生一感,寫來幾段文字;不忍自私,為他明明白白,留下全詩:

偶賦山川行路難
浮名十載避詩壇
貴人相訊勞相護
莫作人間清議看

借幻修真談緣份

1.
談緣份的文藝作品極多。84年張國榮、張曼玉也有套名為《緣份》的電影,想必大家都早有知聞。畢竟人要解釋無常極難,最便捷的,還是歸究抽象,一說是前世註定、一就說是天緣之因。
但緣份並非皆由天定,佛教說有心因又會有出現緣份。這個也和念頭一樣類近。所以我常說動念殊為重要,一興惡念,不加制止,就做了惡行招來惡緣。行善行惡,絕對影響際遇。這些太多太複雜,有緣再詳述。
2.
最近看了好些電影、網劇和真人處境劇;他們都不約而同的談到緣份。緣份、命運、誤會,這些都是戲劇的關鍵要素,這些也當然是老題老調。要使老題老調令人覺得吸引,就得添點令你覺得陌生的元素。這不是我發明的主張,是俄羅斯形式主義者的理論。凡有陌生化處理的,都能夠吸引更多人留意,只是格調高低各異,例如近年香港的校際朗誦,將正正經經的文學作品念到如此陌生,使大家都對《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多少留有印象。
3.
《緣路山旮旯》從起名就為電影定調。山旮旯雖為漢字,但顯然五嶺以北的人知道其真正讀法的人少之又少,但在深圳河以南的,就算未見過這三個字,但用粵音念出,你就自然會知道是甚麼。(順帶一提,旯旮是角落,但你讀「旯旮頭」並不會讀成「角落頭」。)至於此電影最近的熱門話題,就是有網絡酸民不明喜劇心思,在網上寫岑珈其貌醜,被岑大方回應之事。實在言語發自心聲、辭令寄於學問,一個人會說刻薄話只反映其刻薄,一個人會在適當時候說適當說話,才見其修為。
好像在94年黃子華的《末世財神》有說過自己住深水埗,緣份最主要是「住得近」,又說「我們的緣份去到沙田已經好抆水、而當時的巴士係去,屯門。」這個笑點在28年後,發揮成了一齣電影,然後這麼明白的劇情卻拍得十分好看。
本來戲劇就是要有矛盾衝突。一般人從自然規律之中歸納,認為俊男美女在求偶有優勢,電影既然要有玩味之處,當然是找樣子一般、但演技自然恰到好處的岑珈其來演,這樣你看的才是戲,而不是生態記錄片。當然你到尾看到結果,也會慶幸這個世界還有童話、還有夢。只是可嘆香港電影在有限資源下,能拍得香港這麼美,確是難得。
故事談緣份,緣份有時候是你遇上對的人,有時候是你遇上對的時候,有時候錯的一剎,是為你遇上對的一生前的那一個機緣,又或正是如此,所以躺平不可取,人,應該過好每一段人生,因為你不知道,那一次才是你真的緣份。
電影好看。請去戲院支持。
4.
《媽,別鬧了》絕對是鬧劇。荒誕的鬧劇卻不是教你捧腹大笑就完場的肥皂劇,也不似台灣有段時間拍爛了的倫理劇,這齣劇,老套的主題還是教你珍惜人生,只是表現手法多變,氣氛較怪的是第五第六集,忽然直白格調悲涼,這可能是犯了華人抒情的老毛病,無端又走到沉重去了。
人老,生緣死份,離合悲歡,好像也總得要看化。只是看化的緣份在何處?看化了之後又能怎樣。人不看化又會如何。人又能不能不看化。這些問題不必提前有答案,因為人成長的機緣之中,總會有一個時刻告訴你究竟是怎樣。
5.
以前覺得看喜劇很無聊。人越大越愛看喜劇。有學生問我愛喝哪種酒,我說已經不大喜歡,畢竟人生已經夠苦,還消飲酒來喝出愁滋味嗎?
99台這五年拍了好幾齣緣份節目,總有些人說「假」。即如你去看舞台劇、看兒童劇場,你念念不忘這是假,就甚麼也看不上眼。於是怎樣也開不了心。每看到那些參加者的甜蜜、愚昧、自戀等等,總也覺得好像時間過得很快。
開心不難,找到童心而已。
#隨筆 #墳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