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賦山川行路難

1.
小時候的暑假無聊。凌晨就會醒來。五六點出門,家在十五間,行上香港仔的上下水塘,還好像寫了許多詩、也好像為貝璐徑寫了好些文章。只是在上一次整理舊稿之後,笑了笑自己的無聊,然後就一一丟掉。印象中第一次行上香港仔水塘就很吃力,大家都知那兒頗是陡峭,但在那一個八月日復日的行,從香港仔行到灣仔,好像時間越來越短。
長大後當然明白,石屎路十分簡便,比攀絕嶺登崇山,這只是小兒科。只是小兒科在兒童時代,看起來很大,到見多了識多了,才會笑這些事微不足道。
2.
近年多了朋友枉死。人生也覺得奇怪,也常常想人生問題的解答。於是多逛了不少的寺廟、特別是洪聖爺廟、天后廟、觀音廟、譚公廟這些水神的廟。
香港的天后廟有近三百餘間,香港人研究天后廟的學術文章極多。看也看不完、訪也訪不盡。因為有些天后廟要去參拜並不容易。例如P13XL拍《大海男兒》去過的南果洲天后廟,要去參拜就要勞師動眾。在這些年深感天后娘娘靈驗非常,但忽爾發現,好像只剩得香港才會叫天后娘娘,其他地方都一律用國語說是「媽祖」了。
芸芸眾多天后廟之中,長洲南氹天后廟景觀極好,能與布袋澳大廟之遠眺景觀一較高低,所以在病癒之後曾去過見識見識。認識長洲的朋友一定會知道那段路並不遙遠,與長洲市區,真的是幾步之遙。只是就此幾步,在復原之後行得特別氣喘。行路難,好像也不干路的事,只與自己的健康有關。
3.
說行山,自己當然不是專家。自審也不是樂山仁者,只走家樂徑的也不大好意思多說山川之樂。正如只寫垃圾短句的,按常理會知恥的,也不好意思自稱作家。在恐懼、誤判之後,我只懂看看書,看看前人的智慧如何解決問題,讀到徐霞客的文章看到他們要如何在峭壁滑行、看他們要如何走索,就覺得極是費勁。
只是近來會想,徐霞客似的人看我們這種勞勞碌碌的傻瓜,會不會一樣感嘆我們費勁?
讀了好些學位、寫來許多文章、撰了不少報告,行也不得幾多步,更多是原地踏步。對社會沒進步、對學生沒進步、對自己,心性、修為,也當然沒進步。杜甫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登山一開眼界。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行在山川之間,走出一片氣魄來。相較之下,他們花時間行的路,難得意義大許多了。

4.
《行路難》是老題。樂府舊題。近於大多古人都寫過。白居易寫《太行路》就寫到人情之中,「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實在也無可奈何。畢竟這個人間世,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今日文章題目出自龔自珍的雜詩,讀來忽生一感,寫來幾段文字;不忍自私,為他明明白白,留下全詩:

偶賦山川行路難
浮名十載避詩壇
貴人相訊勞相護
莫作人間清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