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交易所:學《易》易唔易

天人交易所:學《易》易唔易
#青永屍

每講《易》經,世人便覺神奇。然而每個人都總對前途會有迷惘,《左傳》謂「卜以決疑」,占卜就是古代的人,就利用占卜作為抉擇時的參考。而《易》就是最早而且完整的占卜法門。
完整,是因為《易》經避過了「焚書坑儒」的浩劫,而且在漢代成為一種主要的學習內容。漢代通《易》可獲授官,所以《易》早在古代已經有大量的研究,魏晉時期的王弼《周易注》、韓康伯《易繫辭傳注》、南宋朱熹的《周易本義》,對《易》的闡釋已臻完滿。
而《易》作為一部歸納天道人理的哲學書籍,當然是上上品的佳作;只是世人常以《易》的文辭古舊而難明以對《易》敬而遠之,實為可惜。亦有些人僅以為《易》用作占卜而不以朱熹的角度,將《易》作整體的人生、天理觀看,即《莊子》所謂「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世世以洴澼絖為事」相同,一樣是拙於用大。
以卜《易》為契機,逐漸認識《易》的全部,亦不失為一妙法。但卜《易》牽涉術數之法。現在流行的方法有幾種,本文將一一細述。

卜《易》的方法
一、蓍占
《漢書‧藝文志》記載,術數之中有「蓍龜」(粵音「si1 gwai1思歸」)之術,而時至今日,此兩種器物仍有使用,蓍,即是以草為占卜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而「龜」,龜以火炙龜板示字,就改為以錢占之法。實在心誠則靈,兩種方法均同效果。
蓍占需時較長,約五六分鐘方能得一卦,故在一般街頭占卜較罕見。而蓍占一般以五十或一百枝竹籤作為工具。其占卜方法為將竹籤分為左右兩堆,然後取走左邊的竹籤,以奇偶奇偶的次序點算右邊的竹籤,看最後的結果是單數還是雙數,單數即為「陽爻」、雙數為「陰爻」。然後由最底一筆記錄,然後重複六次,即得結果。卦象下三爻為「下卦」、上三爻為「上卦」,現在科技方便,大抵在搜尋器輸入「上坤下兌」,就能得出「地澤臨」卦。處理一卦之後,大抵就能掌握其事的「現況」,如果欲知事情之趨勢變化,則需要再求一變卦。即重複做以上步驟再取一卦。漢代《焦氏易林》則認為直接以兩卦為一事之看法,將萬事萬物歸於4096種變化之中,此又另一話題了。但實際使用《焦氏易林》為占卜的人少之又少,故不在此專門述及了。
二、錢占
錢占在香港極為常見。因為其便利快捷,大抵兩分鐘之內即能得出結果;而且搖銅龜聲形俱備,極是生動,所以在街頭巷尾、樓上神壇,總不難看見錢占的蹤影。錢占之法如下,取三個同款錢幣,一般以方孔銅錢為佳,取圖為正面、取字為反面。坊間錢占極極極多,故眾說紛紜,以本人經驗,只需在占卜之前,向神明說明清楚,即將進行的占卜以何規矩,童叟無欺則神明鑒察,一樣通行。
三個正面為老陽,記錄為陽爻;兩反一正為少陽,記錄為陽爻;三個反面為老陰,記錄為陰爻,而兩正一反為少陰,記錄為陰爻。
所謂「陽卦多陰、陰卦多陽。」而大凡卜得「老」的爻,則會自動於變卦之中成為相對的另一性,即是本卦若得第三爻為老陽,變卦的第三爻則為陰爻。
三、新式的卜《易》法
上述方法都有其操作的複雜之處,而且言人人殊,於是人們就借用其他便利法門來進行占卜,近年流行的「易經塔羅」和「周易撲克」就是純粹抽出卡牌來說明卦象。方法簡單,不細述。

常見的學易初期困難
‧遺忘了問題
蓍占、錢占均有「重複」與「記錄」的過程,其實對於叩問是一種雜訊,往往在認知心理學之中,過於專注於步驟,有時候會忘記本身要問的事情。這個情況想必是常見之狀,因為人生之迷失,往往亦因為過於著重細節,生怕小處出錯壞了大事,但就因為沒有看到大局而迷失,卜卦如是做人如是。而本人的解方是每卜卦前,先將提問,清楚寫明,若能以段落句子陳明疑難之處,那麼得出來的卦象就顯然直接,心頭清明,萬卜萬靈。畢竟心頭之事疏理清楚,就將關鍵要點,呈予神明作裁定,如是心有定數,則一有神示,就水到渠成。
‧在記錄當中預估為其他卦象
數算竹籤之中,往往非一即二,於是心中萬念漸起,是必然出現的事情。而在錢占之中,亦會有這種事情。但其實如果自己為事情起卦,自己心中又有萬念湧現,最常乃是畫了四個陰爻,就擔心之後的是陽是陰,就算得一卦象,心頭千萬雜音亦多數難明真相。根本分別不明,即如我們不會在探熱期間,因擔心數字的起伏而心頭忐忑一樣;以筆者的經驗,卜《易》往往先求心靜知止。心頭定靜方能聽得事情之玄妙及推理其中變化。如自己一直都心猿意馬,想必是另覓高人代勞方為上算。
‧看不懂爻辭卦辭
這個問題是最常見的一種苦惱。由於《周易》乃係上古漢語,雖仍是使用漢字為記載,但往往不少人都不明白其中的字義,甚至有些人連卦名都未會認讀。諸如「噬嗑」(粵音:sai6 hap6誓合)、「夬」(粵音:gwaai3怪)、「蹇」(粵音:zin2剪);如是則可能要多學中文,或是購入台大出版中心所編的《周易兩種》(ISBN978-986-350-181-7)最為妥貼。其實現時之占卜方法殊多,如果覺得學《易》不易,可能直接以求籤,或是就特定問題咨詢專業人士,較為恰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