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觀點:當看到別人成功時的SOP

[青永屍]
早前超強颱風瑪利亞吹襲北台灣的時候,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曾經就是否應該宣佈放假作出一系列的應變與決策。後來,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檢討台北不應該「宣佈四時為下班時間」,宜應「宣佈為晚上休假」一事,表明自己將會將相關安排寫進台北市政府的SOP。在那個時候,我才知道甚麼叫「SOP」。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直譯是「標準操作方略」,台譯、匪譯均為「標準作業程序」,不管怎樣譯,都是解作「遇到某問題時怎麼辦」。我一直不知道這個詞,是因為我一直對管理的術語有偏見,覺得這些都是偽專管理、都是空話,所以沒有認真留意。但這次台北的事例,卻令我留意到,有些事情,是可以按這種流程進路來思考的。


最近我在個人帳戶發起了近八十題的投票,多半都是些兩難題,旨在激發大家對時事、或是固有想法的一種反省。其中一條是問及,「如果你發現別人比你優勝,你會不會努力向他人學習?」讀者眾說紛紜,然而其實,我們可以套進這個思路來想。
一、「別人行,我自己不行」的事實是甚麼?
當克羅地亞挺進世界盃決賽的時候,台灣、香港的網絡總會列出台/港與克國的人數比較、土地面積比賽,然後得出「為甚麼克羅地亞人行,我們就不行」有這種反思,正面一點的想,這也是一種見賢思齊的良好起步,但想真一點,這些不是又是一堆空話嗎?別人的足球成績踢得好,是不是等於我們非要提升足球水平不可?我們香港的單車、滑浪風帆、空手道等的運動有沒有堪足贊美的地方?這個犯了不當比較的毛病。不當比較,就像是那些中學生或家長常常犯的錯誤,常常覺得「自己(/自己的孩子)讀書比不上成績優異的學生,這生就得拉倒了」一樣,成功不是只得一個向度呀,每個人的成功,總得要先建基於對自己能力的一樣認識。
「別人行,我自己不行」的第一點辨別,就是這件事我需要去做到嗎?如要,就向他人學習,如不需要,那麼就得欣賞他人的努力,從心底讚嘆這種天道酬勤的實例。


二、「看到別人成功」時的學習方法應該如何?
先說別人成功的項目是你必須學習的,那麼學習方法又會不會是齊一的呢?這答案明顯不是。到這個時刻,你倒要看看這個「成功」的結果是甚麼。然後再用自己的方法去走到成功。
有人說,C朗有今天的成績,是因為他努力操練、堅持健身、注意飲食;縱然說破了他這些「成功的秘密」,你跟著一一的做,你也不會成為C朗,為甚麼?
每個人的資質不一、能力不一,也不見得人是甚麼樣的機器,我倒不覺得,要達至成功,只有一種必然的具體步驟。但事物總有竅門,事理總有法則,認識其中規矩,然後洞明其中學問,找出自己的路,然後就會趨向成功。
三、「失敗之後」的操作方略
看到別人成功,我們依舊失敗,這件事是極為常見的。那麼此時,我們可以學中國古人一樣自嘆生不逢辰,又可以推諉千千萬萬個原因。但如果從實在的說,你起初希望成功,總是因為這件事本來有其成功的價值對不對?那麼,你就應該吸收這些失敗的經驗,從失敗之中找出對比,再看看自己下次應該要準備妥當之處,然後,成功才會再多給你一次機會,或者你再嘗試之中,就會找到成功。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就是被美化了的失敗,但如果看到烈士枉死,就自怨自艾,那麼民國共和,就永遠不會出現,總得要修正、要重來、要再進發,到最後才會成功。


今日的香港,不少人沒有準備、沒有常識,就胡亂的冒險,這是不自量力的冒險主義。也有不少悲觀的人,說這做不到、那又做不到,坐以待斃,這是悲觀的消極虛無主義。但他們在看到別人成功的時候,有時候又會雄心壯志、自己幻想自己會成為成功的一員。但如果只是虛無、只是盲目的冒險,成功,你連門都沒找到、遑論去敲門走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