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與迷思:市民對香港教育界的誤解(4)

市民對香港教育界的誤解(四):家長對老師的常見誤解

在家長日中,最常聽見的是一些晦氣話。「我教佢唔好架啦,佢都唔聽我講,老師,你幫我教返好佢。」
寫到這一篇,個案未必有普遍性,因為不同學校的同工面對的誤會,也因為不同學校的要求而不同。
家校合作,顯然僅僅是一個口號。這些年,我覺得最痛苦的一層,就是那種孤立無援的無力感。有不少忙碌的家長將責任外判給老師,這已經不是甚麼新鮮事。他們連照顧兒女的責任也可以外裁及外傭的。但說到這兒,又不能不替家長們說句平反話,在今日壓力浩大的香港,工作,的確可以霸佔了一個勞動階段的八成時間,有許多人不得不外判自己的責任。所以我才更加覺得「家校合作」其實是一個不好笑的笑話。
寫這些文章不是要強調老師是甚麼天下間最苦的工作,相較老師辛苦的行業,還有很多。寫這些文章,只是希望大眾明白,我們這個行業之中較為有心的同工,在社會大眾誤解和自我期許之中,找不到出路和生路。
那麼,老師今日餘下甚麼「能力」?以往的老師有甚麼「能力」?
1991年前,香港的老師在特定情況下可以體罰學生,現在沒有這種權力了。但對學生所以精神壓力、辱罵、羞辱、發動集體欺凌,這些新花樣的異種暴力,就依然存在的。也應該這麼說,有機構公權力的個體,本身就可以以行政暴力處理問題的。
只是,並不是所有老師都可以施行「行政暴力」。在投訴機制及傳媒關注之中,總有些無權的弱勢老師,考慮如何處罰學生時就會變得很保守,或是極為官僚,甚至因為自己權力之小,對於真是出了問題也噤若寒蟬。
讀完這兩段,你看到那些害群之馬的心態了嗎?這些「罰則」不是用來折磨學生、也不是為老師出氣,本身處分、訓導系統,純粹是為了教導學生,立心只應該從改正學生行為出發。但只要一轉角度想,你就明白為甚麼這一行這麼多心理變態的教畜。
他們教上了某個年頭,以找學生麻煩為樂。處分到某個階段神憎鬼厭,學生放學都不來找他們了,他們講過了那些超渡似的課,就可以輕鬆下班;對於學生個人成長,就大可以置若罔聞。如此這般的老師,你沒遇上過嗎?你覺得他們可以教好你的兒女嗎?
老師能夠做的東西多嗎?不多。但如果老師懂得玩這些森林法則,他們比其他用心的老師更舒服。騰出來的時間還可以多寫文件爭取升職呢!
說回正軌。老師的「能力」真是越來越少。筆者曾任職於一所直資學校,那兒的科主任局限了每級的進度和教學內容,就算你明知那些內容沒趣無用,學生不會有得益,但在「統一」進度指示下,你不得不教,工作紙不得不交,進度不得不跟隨。教不及,就算是中一,還得要午後補課。現在這例子,還沒有說自己的班中還有不少確診學習障礙的學生。但「統一」進度,在各學校根本成了必然的事。近年報紙常常講到小學那些不合理筆順要求,其實許多小學老師都知道,但囿於查簿制度,層層壓迫,前線老師必須跟隨上級主任的指示,一撇一捺、一勾一點都要捉出錯處來,這種的荒謬,也是無可奈何。


基層老師未必個個都有剪裁課程的權力和挑戰不合理要求的能力,在這些權力架構下,他們有異議就會被打成滋事分子。雖然他們看到問題所在,但只得一種無力。
家長未必會理解這些東西的。他們看到子女的功課,在那一刻,覺得這些老師十分無能、或是教學制度無用,這也是無可厚非的。於是家長對老師的不信任,就與日俱增了。
在這兒容我多講一個這幾年看到的現象。這些年,同工們都聽到家長們打來投訴,說出一個很不合理的要求:「老師,能不能幫我的子女課後補課。」
所謂不合理,不僅僅因為那些學生在同事的課睡著了,醒後才來討補課、或是同工明明已經上課教妥,甚至佈置了不同學習差異的功課;而是家長們覺得,學問總得是由老師塞進學生口袋,才叫學問。如果學生真的是不明白之處、或是真心求教,他們不應該自己主動提出補課,或是向老師提問嗎?
學問不是一顆糖果,不是我給、你拿就可以獲得的。總得要那個求學的人,自己真心誠意踏上求學之路,一步一腳印行近學問的泉源,才會學到的。
當然,香港老師本身的學術能力也是為人詬病的,我曾經在某場公開課中,聽過有同事教「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的「夫」讀成「膚」,成句就變成了人家的太太自我侮辱,鬧出笑話來了。也不難看到有些同工言談粗鄙,對於一般常識亦甚為欠缺。而如果你看過某些資深老師教授英文,你更加覺得學懂英文是天方夜談的。當然,這些不及格、貽人笑柄的教學場景不知還有幾多,但老師真的有空間去不斷進修嗎?
今日教授通識科的老師,有不少都是「中途出家」的,他們或許是工科老師、家政老師、地理老師,對於講明通識內容或是教懂學生思維能力,未必有一套有系統的學習經驗,那麼,如果被這些自己都未準備好的老師所教的學生,是不是又有點不幸呢?
這歸究於甚麼?可能是老師本身能力,也可能是學校的行政安排。有些老師本身不是專讀某些科目的,但因為課程改革被調進那些科目任教,這是極為不幸的。老師受制於薪酬及終身合約的局限下,有這種將就,絕於是難以避免的。可幸是香港升讀大學的文憑考試並不是要教甚麼高深學問,一般來說,老師只要有心進修,東西還是可以學懂的。
但又回到老師工作量太大的一題身上,在第一二篇之中,我們已經說明過老師要比萬能俠更萬能了。如果每周工時超過六十小時的員工,你認為他們應該去進修嗎?所以,這些根本就是一個死局。一個不可破的死局。不過,社會大眾們或者不太明白,於是他們會想當然地誤解,你是中文老師,你的中文必然會怎樣怎樣;怎麼你是老師你還不懂這些……先不說那些落伍了的同工,根本老師總有些盲區,我們的學識總是有限的。
不過也正因如此,學校內總有一種不良的風氣,就是不鼓勵學生「轉益多師」,即是不鼓勵學生向不同的老師請益,但這是另一個話題了。不多述。
還有幾句氣話,我一直想說。這幾年我一直都被評論為「麻煩」「多事」的教員。因為每逢合理的教育變革,我都會跟隨,遇到不合理的指令,我會提出來討論,職場上的針對與壓力當然變得極大。我在此不是鼓勵其他同工都一起這麼做,畢竟大家的背負和成本不一樣,大家本身的情勢亦不相同。但我總是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在制度下噤聲,那麼制度會不會吞噬了我們,令我們成為那些我們不想成為的那個呢?我們入行前的本心是甚麼呢?社會大眾對我們整個行業有誤解,這是正常的。因為我們這個行業的透明性低,而且具有某種前人留下來的社會地位,但我們業界本身如何才可以做得更好、修正制度上的根本問題,這還得大家咬緊牙關,守住那顆愛惜學生的本心才能做到。